close

  與很多人一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安全管理資深專家張弘對上海外灘踩踏事件感到“震驚”。他說,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社會應急管理在全國是比較先進的,而且還經歷過世博會安保長達7個月的常態化歷練,想不到卻發生瞭如此嚴重的慘痛事件。
  政府不辦 反而亂了
  據介紹,考慮到人流量眾多等問題,今年外灘沒有組織大型跨年迎新活動,取消了往年舉辦的燈光秀。一個小型燈光秀在另外一個地方通過賣門票舉辦。所以,這意味著,此次跨年慶祝活動是屬於市民自發的。上海相關部門稱安排了700多人的警力到場。
  現場很多人表示,他們並沒有聽說過燈光秀換場地的事情,來外灘就是奔著看燈光來的。不過,往年被嚴密控制的外灘,在這一天卻已經成為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
  黃浦公安分局指揮處指揮中心副指揮長蔡立新說,23時30分後,從監控探頭中發現陳毅廣場上下江堤的一個通道上,發生人員滯留的情況,立即調集值班警力趕赴現場。
  不過警方承認,由於當天人流密集,23時30分發現客流異常增多時,民警未能及時進入核心區域。由於是採取強行進入的方式,所用時間比正常時間要多。
  張弘通過多年研究得出一個判斷:如果以一國之力或一個地區之力來舉辦一個特大型的活動,出事的可能性反而小。從近些年發生的類似事故看,往往是非政府主辦的、民間性的一些活動,如燈會、展覽會和一些體育賽事,容易發生事故。例如北京密雲燈會踩踏事故,杭州西湖煙花大會煙花竄入看臺燒傷百人,再早的如太原迎澤公園踩踏事件等。
  危險信號 都被忽視
  張弘認為不是能力問題,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痹大意,“心防”懈怠了,對這個活動可能發生的短時間內大量人員的聚集可能產生的後果預案不夠。
  其實,公開的多個信息都已經透露出危險的信號,但是都被管理者忽視了。
  外灘一直是上海最著名的夜景區之一,最近連續3年對岸的跨年燈光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觀賞。2013年12月31日,外灘地區的人流量據稱接近30萬人。當時,外灘附近採取了不少限流措施,例如公交地鐵到站不停、交通管制等。2014年上海外灘雖沒有大型跨年活動,但自發前去參加觀景等活動的群眾仍不斷增多,一些管制措施卻沒有及時調整。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2時37分,上海地鐵全網14線337座車站已共計運送乘客超過1000萬人次,打破全網客流最高紀錄,更輕而易舉地“擊敗”上年同日的889.8萬人次。
  31日21時,不少網友已在微博上曬出照片,由於人流規模不斷增長,導致外灘附近人山人海,幾乎已經難以挪動。張弘認為,類似大型活動的通信和信息告知渠道要暢通,活動換場應該確保公眾能夠知曉。
  專家分析,大型活動中公安機關負有監管責任,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應事先提出警示和警告。從目前報道中看到的情況,有關方面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預案中沒有考慮到。
  決定因素 仍是人多
  在關於事件原因的還原、分析中,有兩件事情最令人關註:一個是觀景台“有的想上、有的想下,形成對撞”;另一個是所謂“撒錢事件”。
  “上海外灘觀景平臺地形狹長,陳毅廣場的臺階結構也不利於人群流動,對這些高危地帶,應有應對大人流量的特別預案,事先作出更為充分的分析和評估。包括警力配備、志願者力量、各種保障措施等。”復旦大學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曉說。
  事發後,有目擊者稱當晚發生了“撒錢事件”,引起很大騷動。這個說法引起極大反響,一時間,似乎“撒錢者”成了罪魁禍首。但多位現場目擊者的說法和判斷互相矛盾,甚至衝突。
  張弘認為,人多是決定性因素,其他都是觸發性因素。“別說有刺激性行為,這種時刻,只要有人突然倒地,就有可能發生連鎖踩踏。”從上海此次事件的畫面來看,外灘地區人員稠密到無法立足,能容納人的地方基本全是人了,找不到一個可以疏散的區域,那麼應急通道在不在?有沒有預留疏散的區域?一旦發生人員擁擠怎樣協同?從環境設計角度看確實存在很大問題。(新華社)
  (原標題:“心防”懈怠是慘劇根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n45lnzvk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